当前位置: 首页 >>理论研究
新时代民政工作者要做好“四种人”
发布日期:2019-05-13 字号:[ ]浏览次数:

梁星毯

如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和第十四次全国民政会议精神?笔者认为,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民政工作者,应该当好“四种人”,即政治上的可靠人、工作上的有心人、廉政上的清白人、困难群众的贴心人。

新时代民政工作者要做政治上的可靠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民政部门要加强党的建设,坚持改革创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贡献。李克强总理在第十四次全国民政会议上也对民政工作者提出了具体要求。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对民政部门,特别是对民政工作者的殷切期望和谆谆教导。因此,作为新时代的民政工作者,首先必须采取多种形式学习。要对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和会议精神进行认真学习、贯彻、领会,要利用集体讨论、分散阅读、专题讲座、知识测试等方法进行学习,重点在学会、学深、学透上狠下功夫,记笔记、写体会、谈感想,千方百计熟悉、熟知、牢记精神实质,在政治上明白我们该干什么事、如何干事、为谁干事。其次,锻造一支绝对对党忠诚的民政干部队伍。坚决做到政治素质过硬,忠诚党的民政事业,坚定不移听党的话,跟党走,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做一名新时代真正的又红又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奋进、勇于担当、奋发有为的政治上的可靠人。

新时代民政工作者要做工作上的有心人。首先对工作要上心。在什么岗位干什么事,明白自身工作职责,既不缺位,也不越位,更不胡作非为。一心扑在工作上,心无旁骛干事业,像呵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对待工作。一旦有上级检查或领导询问,个人要对分内工作,如数家珍,娓娓道来,毫不含糊。不能一问三不知,顾左右而言他。其次对工作要用心。民政工作者不妨人人定一个工作小目标,每天像认真的学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一样完成工作。今天该干什么,明天需要干什么,还需要改进什么,要做到心中有数。不能滋生“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得过且过思想,更不能有“当一天和尚一天钟也不撞”的行为。再次对工作要专心。民政工作千头万绪,难免会遇到工作岗位调整、领导批评等问题,这就要求民政工作者,不能挑肥拣瘦,不能带着怨气干工作,而要专心专门专注自身岗位职责。干一行、爱一行、热一行、钻一行、专一行,做到业务熟练、得心应手,适用法律法规、政策胸有成竹、烂熟于心。

新时代民政工作者要做廉政上的清白人。清清白白做人,廉廉洁洁干事,这是对民政工作者的基本要求。民政工作管理资金量大,与群众打交道多,在工作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请客、送礼现象。对于这种现象,民政工作者要敢于说“不”,敢于严词拒绝。要规范自身行为,严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和有关法律政策办事,除了自己不触碰 “高压线”,不越“雷池一步”外,一旦发现身边同事有犯错苗头,应当早提醒,早制止,早扯袖子,早晃膀子,这样才能保证大家少犯错误、不犯错误。同时勇于把自己置身于大庭广众的监督之下和驻单位纪检组的“探头”监督之下。对于从事低保、殡葬、彩票发行等热点、焦点工作的民政工作者,更要严格要求自己,始终做到警钟长鸣,“吾日三省吾身”,只有自身正、不贪腐、不伸手,才能杜绝“破窗效应”,保证自己不违规、不犯纪,以良好清新的工作状态投入到工作中去。

新时代民政工作者要做困难群众的贴心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民政部门要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从此可以看出民政工作就是做人的工作。这就要求民政工作者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民政工作好坏的唯一标准。民政工作者,特别是处在最基层的县乡民政工作者,他们经常接触群众、深入群众,经常接触最苦、最脏、最无助的特殊困难群众,所以对待群众不能有“嫌弃”“厌烦”情绪,更不能敬而远之。要善于“结穷亲”“交穷友”,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对待困难群众要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群众不管谁家有难事、谁家有需要救助的事,民政工作者都要当作自己家里的事一样去关心、去解决。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工作时提出的“四个万家(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忧、办万家事)”工作法,对于新时代做好民政工作有积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为民吃尽千般苦,俯首甘为孺子。民政工作者心里只有始终装着群众,群众眼里才会有你、才会爱戴你、才会支持你。

(作者单位:河南省濮阳县民政局)(中国社会报2019.05.13)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