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民政动态 >>市级动态
我市力推社会救助服务联合体建设年底实现三级救助服务体系全覆盖
发布日期: 2021-09-09 来源:湖州市民政局 字号:[ ]浏览次数:

社会救助审批专业性强、复杂度高,涉及业务部门数量多、事项杂、时间长,如何突破审批“堵”点?南浔区在全市率先破局,9月1日正式启用区社会救助联合服务中心,依托政务服务2.0系统、省大救助信息系统,实现全区社会救助帮扶事项集成。“以后困难群众只需在政务服务2.0系统录入个人信息,就能被自动抓取匹配相关救助资源,并推送至对应业务部门。”该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说。

“救助资源散、供养对象不集中是社会救助服务发展的关键短板,以往困难群众申请教育、医疗等救助资源时,因涉及业务部门不同,需要跑多个窗口,费时费力,还可能出现‘应享未享’的情况。”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说,为此,我市一直在探索社会救助数字化改革,在深化巩固困难群众综合救助帮扶体系的基础上,今年重点推进“助联体”建设,横向联动社会救助职能部门、特殊群体救助单位、惠民补贴相关单位、社会力量,纵向搭建区(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救助服务体系,不断增强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今年以来,我市积极推进社会救助改革创新,制定出台《湖州市社会救助服务联合体建设指导意见》,通过升级打造区(县)社会救助联合服务中心、乡镇(街道)社会救助联合服务窗口、村(社区)社会救助联合服务站点,打通困难群众“需求清单”和政府、社会“服务清单”的对接通道,构建精准高效、救扶一体的综合帮扶体系,为困难群众提供一站式、全周期服务。

根据《指导意见》要求,我市将在今年底实现区(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救助服务体系全覆盖,并完成至少17个救助帮扶事项线上惠民联办、12个以上救助帮扶项目数据归集并形成“幸福清单”。届时,线上实行社会救助“一件事”智慧联办,实现救助申请全程“零次跑”;线下则为困难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根据实际需求,实施精准化、多样化、长效化帮扶。同时对因病致贫(返贫)、因残、因家庭主要劳动力缺失致贫对象进行主动预警,提前介入开展救助帮扶,为打造“无差别城乡”贡献民政力量。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