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缙云县作为省地名文化服务与文化建设试点单位,围绕创新服务管理、挖掘文化内涵、打造特色品牌出实招、谋实效,全力推进“乡村著名行动”,取得了良好成效。
强化组织领导
缙云县成立了以县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的专项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紧密协作,定期召开工作会议,明确职责分工,形成从政策制定到执行落实的高效工作链,确保各项任务精准落地,为试点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该县持续加大财政资金对地名工作的支持力度,将其纳入年度财政预算重点保障范畴。同时,积极探索社会资本参与路径,通过项目补贴等政策引导,鼓励县文旅企业、社会组织及热心人士投资地名文化项目,构建起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多元参与的资金保障体系。
缙云县还建立了部门联席会议、乡村两级联络员制度及完善的考核评价机制。联席会议定期研讨重大事项与难点问题,促进部门间信息共享与协同行动;地名联络员扎根基层,及时反馈一线需求与问题,确保工作上下贯通;考核机制以量化指标与实际成效为核心,激励各单位积极作为,形成良性竞争氛围,推动地名工作有序高效开展。
培育工作队伍
缙云县成立“乡村著名行动”攻坚队,由县领导担任组长,县政府办、民政局等20个相关部门及乡镇(街道)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定期对全县“乡村著名行动”开展工作调度与现场督导,并针对重点难点问题集中攻关。例如,在2024年乡村地名标准化改造项目中,攻坚队协调各方资源,迅速解决资金短缺等问题,确保项目按时高质量完成。
该县还从自然资源和规划、发改、文广旅体等部门选拔人员组建专业团队,指导各乡镇(街道)培育本土地名专家服务团队,完善涵盖多领域、多层次的地名专家库,并积极发动专业团队参与地名规划编制、文化遗产评估、命名更名论证等工作,为相关工作提供专业技术咨询与决策建议。此外,该县还定期组织相关专业培训与学术交流活动,提升团队业务能力与创新思维,为地名工作的科学发展筑牢人才支撑。
缙云县建立了县、镇、村三级联动机制。在县级层面,县民政局充分发挥牵头总揽作用,抽调地名工作业务骨干、发动信息技术专业学生、引导经验丰富的社工及基层网格员组成“操作队”,并引入第三方公司提供专业技术保障,构建了“部门+辖区+专业团队”乡村地名工作专班;在镇、村层面,县民政局指导地方分别组建乡村地名信息员队伍,建立规范严谨的信息收集、采编、核对、审批、公示、发布流程,确保地名信息精准采集、高效处理与及时更新,使地名工作在基层扎实推进、落地生根。
创新传播载体
缙云县实施“地名+新媒体”项目,深入挖掘河阳古街、马头墙、福昌寺等地名文化,并为每个地名定制专属二维码,游客扫码即可获取丰富的地名文化资料,包括高清图片、语音导览、历史文献等;举办“寻找最美缙云地名故事”网络征集大赛,利用微信公众号、短视频等媒体平台广泛传播,吸引广大网友参与创作与分享,激发公众对地名文化的探索热情,拓宽文化传播边界。
缙云县民政局还与县融媒体深度合作,打造《地理缙云》专栏。栏目内容紧扣当地地名文化,融合趣味故事、历史传说、人文风情与现代生活元素,采用动画演示、实地采访等形式呈现,兼具专业性与趣味性。目前,已推出10期节目,不但传播了准确的乡村地名信息,还唤起了公众浓厚的乡土情怀与文化认同。
缙云县民政局邀请资深地名文化专家开展《缙云县地名探秘》系列研究,从历史、地理、文化、民俗等多学科视角深入剖析地名奥秘。目前,该系列研究已连续推出以“状元驸马”“东南西北”“风雷云雨”等为主题的40篇深度文章。同时,该县借助数字门牌、文化场馆电子终端等进行分区划、分类别宣传,以专业研究成果向公众展示缙云地名文化精髓,增强文化自信。
多元融合发展
缙云县全力推进地名文化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将全县知名景区地名标准化上图,精心设计文化旅游线路,串联绿道、古道及周边自然人文景观,打造“地名文化之旅”特色品牌。该县深度挖掘黄帝文化与地名渊源,推出黄帝文化主题旅游产品系列,如《轩辕赞》《仙境奇缘》实景演艺节目,融合声光电特效与传统艺术表演形式,为游客带来震撼的文化体验;开发黄帝文化研学课程与高端定制旅游线路,吸引国内外游客纷至沓来,推动缙云旅游从观光向深度文化体验转型升级。
县民政局还开展了《缙云县地名总体规划》编制工作,运用大数据、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手段,精准分析地域文化特色、人口分布、经济发展趋势,科学构建地名体系架构及总体布局;建立全县道路街巷历史地名库,确保收集的地名命名规范、传承历史、彰显特色,为城市建设与管理提供坚实支撑。
县民政局持续完善“缙云有名”一码通功能,深度整合全县文化资源、地址信息、组织机构、社会事件等海量数据,实现“人、房、物、事”一体化管理。例如,在“乡村著名”功能模块中,该县以新建镇河阳村为试点,深入开展乡村地名信息采集与精细化管理工作。村委组织村民参与信息收集,这些信息经专业审核、乡镇审批与公示后纳入地名数据资源池,动态更新与共建共享,大幅提升了公共服务效率与精准度。
打造特色亮点
缙云县民政局精心编制新版《缙云县行政区划图》《缙云县地名街道巷图》和《缙云县地名图册》,运用先进测绘技术与精美制图工艺,详细标注山川河流、名胜古迹、乡村聚落等地名信息,精准呈现缙云县基础地理样貌与自然资源分布格局。地图辅以文化解读与历史故事,成为集地理信息、文化传承、旅游导览于一体的实用工具书,为外界了解缙云打开了一扇文化之窗。
缙云县还搭建了功能强大的地名地址“一张图”查询平台,整合行政区划、地名、地址、二维码、标志标牌、地名文化等多元信息,实现综合查询、动态展示与智能统计分析功能。用户输入关键词或地址,即可获取周边详细地名信息及关联的人、市场主体、组织机构等资讯,为城市规划、经济发展、社会管理提供数据支撑与决策参考,实现城乡地名信息互联互通与高效利用。
县民政局选取缙云当地天然溪岩,打造了60余块风格古朴、与石城风貌相得益彰的村牌,立于公路沿线52个村庄,成为乡村文化新标识。在城区32条街路设置256块带二维码的“智慧路牌”,包含地名文化、周边设施、交通信息等内容,为居民生活与游客出行提供了便捷服务。
4007126-9802-17-他人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