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民政动态 >>县区动态
德清:乘“数”而上争先行 数字地名助振兴
发布日期:2025-05-12 来源:德清县民政局 字号:[ ]浏览次数:

近年来,浙江省德清县民政局依托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优势,将数字地名作为县域乡村振兴重要抓手,积极探索数字地名助力乡村振兴创新实践,通过全域实施“乡村著名行动”,进一步规范地名管理,健全地名公共服务体系。目前已建成民政部门牵头的全量地名地址库,设置数字标牌312436块,实现数字标牌全域覆盖。相关做法在民政部乡村地名建设培训班交流发言,入选民政部2024年“乡村著名行动”第一批典型经验做法。

一、夯实数字地名管理基础,打造乡村治理“新支撑”

发挥地方政府牵头抓总作用,以制度规范地名管理,靠标准提升工作质效,更新设置统一的地名标志,实现县域全覆盖,为乡村振兴筑牢坚实基础。一是健全机制,固本强基。成立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健全部门联席会议和协商会商机制,理顺乡村地名管理机制,形成推进“乡村著名行动”的合力。结合城乡总体规划,在全市率先制定《德清县地名规划(2021—2035年)》,严格规范地名管理。建立“县、镇(街)、村(社)”三级乡村地名工作网络,抓好工作落实“最后一公里”。二是完善体系,常态长效。建立地名命名专家论证制和媒体公示制,制定《德清县门牌号码编制方法》和《德清县门牌管理工作规范》,规范地名标志。投入财政经费2000万元,设置数字村牌1259块、数字乡村路牌1034块、数字门牌310143块。三是规范命名,查漏补缺。健全乡村地名标志巡检制度,系统梳理全县乡村地名,摸清乡村有地无名、有名无牌现状,命名乡村道路355条、桥梁389座、乡村集聚地46个、具有重要地理方位意义的设施11处,重名更名2条,清理不规范地名8条。推进乡村地名采集上图,百度上图1423条、高德上图1283条,织密乡村地名网络。

二、加强数字地名信息管理,打造公共服务“新格局”

将地名地址数据库建设纳入全域数字治理实验区建设总体部署,联动“城市大脑”智慧平台建设,实现地名数据共享与互通,打破地名地址“信息孤岛”。一是高起点建设地名地址库。落实地理测绘专业人才120名,分组进行地名地址信息采集、录入、标点和空间化处理。按照尊重历史、统一规范、方便群众的原则,依法依规对重要地名地址信息进行标准化处理,建立城乡统一的标准地名地址库。确定专人负责标准地名地址库的维护工作,建立地名地址库动态管理和更新机制。二是高标准联动地名地址信息。整合公安、不动产登记、建设、邮政、供电、供水、燃气、电信等11个部门的资源,构建以标准地名为基础的地名地址信息库,对同一地址不同部门的多个命名建立映射关系,实现地名地址信息库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建立数据救济机制,各部门在使用时发现地名数据缺失的,可推送到地名地址信息库,由民政部门确认后补充标准地名地址信息。利用大数据、云平台,依托乡村治理数字化平台,使标准地名地址信息库成为服务大众的数据中心和信息中心。三是高质量提升数字地名知晓率。通过“互联网+地名文化”“公共空间+地名文化”方式加强宣传,如设置地名文化专栏、出版地名故事书籍、播放地名微电影、发布地名微视频、召开地名大会,建设地名文化广场、地名记忆馆、地名文化馆、地名文化长廊等,扩大地名信息化建设宣传覆盖面。将数字地名与文化旅游、导航出行等高频事项深度融合,如发布景点介绍、特色旅游等信息,更新百度、高德地名数据,实现精准定位,全面提升群众的使用率和满意度。

三、创新数字地名集成应用,打造数字社会“新生态”

探索“地名+”品牌建设,聚焦公共服务、基层治理、营商环境等重点,将数字地名工作与县域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在提升新质生产力上深化数字地名与产业的深度融合,以数字地名赋能共同富裕。一是便民服务“一码办”。围绕“数字地名+便民服务”,拓展数字地名应用场景,集成便民服务与办事事项85个,群众扫一扫数字门牌二维码,一键可知民政、医疗、社保、教育、旅游等与百姓息息相关的政策和服务。进一步简化群众办事流程,提升惠民服务的便利性和精准性,实现“群众不出门、事情轻松办”。二是社会治理“一码知”。围绕“数字地名+基层治理”,打通一键预警报警平台,开通一键救助功能,构建平安社区临访登记场景,推动基层智治多码合一、网格服务多跨协同,优化治理微单元,夯实平安建设根基。同时通过数字门牌,服务清廉乡村建设,实现村“三务”公开信息“一码知”,拓宽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渠道。三是创业共富“一码通”。围绕“数字地名+助企服务”,迭代升级数字门牌,打造涵盖企业简介、经营情况、产品销售等功能的“企业名片”,整合浙里环评、科技创新、浙里金融等服务事项,开发物流下乡、在线旅游、智慧农业等服务场景,实现企业服务“一站式”集成。同时建设莫干黄芽、新市羊肉等地名标志产品数字化平台,结合数字门牌独有的地理位置信息打造“15分钟商圈”,持续探索数字地名赋能经济发展和共同富裕的“云上契机”。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