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音如鼓,誓言铿锵。
3日上午10时许,伴随着嘹亮的分列式进行曲,身着丛林迷彩、肩挎95式自动步枪的“雁门关伏击战英雄连”英模部队方队,在王秀斌、周夕根两位将军的领队下,迈着整齐矫健的步伐走过天安门,展现中国军队的威武风采。
这支部队的前身是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同志亲手缔造的陕北红军连队。抗战时期,隶属八路军第120师。雁门关伏击战中,这个师第716团一举歼灭日军500余人,击毁日军汽车30余辆,一举切断了日军由大同至忻口的交通补给线,削弱了日军的进攻力量。战后这个团特务连被授予“雁门关伏击战英雄连”荣誉称号,现为第一集团军某团“尖刀七连”。
时光荏苒,斗转星移。70年间,该部几经更新换代,实现单一陆战能力向两栖作战能力、体能型向智能技能型跨越,成为驻守东南沿海的尖刀利刃。今天,他们用自信的步伐,在长安街上踏响最强的足音。
“当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前升起,所有人高唱着国歌时,我激动地掉下了眼泪。这就是我们中国!我们强大的祖国!”下士罗鹏杰说,在整场阅兵仪式中,他两次落泪,一次是在国旗升起时,还有一次是看到抗战老兵方队车队从眼前驶过。
“今天的幸福和平生活,是先辈们用鲜血换来的。如今,他们已是满头白发,历经沧桑。特别是看到他们向我们招手敬礼时,我忍不住流泪。”和罗鹏杰有同样感受的战士不在少数。时空交汇,这一刻,“雁门男儿”被抗战老兵们深深感动!
口号喊出战士的忠诚,正步踢出军人的血性。方队有关负责人说,天安门前96米128步,方队队员训练了100多天,每天踢正步7公里,每名队员都踢坏了好几双作战鞋……他们用严格的规定,规范着每一个动作;他们用超常的耐力,战胜了身体的病痛;他们用满腔的热血,传承着英雄部队的光荣传统。
参加完阅兵仪式回到阅兵训练基地,尽管官兵们身体很疲惫,但依然个个精神抖擞。“革命先烈用生命赢得今天的和平和繁荣,我要用忠诚与无畏续写中国军人的辉煌!”队员赵文亮信心满怀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