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数字化,家住织里镇曙光村的姚先生切切实实感受到了它的温暖和便利,姚先生因患肺恶性肿瘤,在水滴筹平台发起众筹,织里镇民政相关负责人看到后,第一时间上门了解其家庭情况,并根据家庭经济状况,及时帮他申请了支出型贫困家庭及区级临时救助,短短半个月就完成了入户调查和初步审核。近年来,作为最贴近基层老百姓的部门之一,湖州市吴兴区织里镇社会事务办借助数字化改革的东风,紧密对接上级政策和措施,将大数据与民政公共服务应用深入结合,助力最多跑一次改革,让“群众跑”变为“干部跑”,让“跑一次”变为“跑零次”,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百米”,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到“数字化”红利。
一是浙里办“长者关怀专区”专项为老,办理老年卡一站式送到家。2020年织里镇成功入选第三批全国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镇,借助这个契机,我们也在为老服务上不断推动智慧化服务建设。以前办理老年卡,老人需要带上相关证件和照片,跑到镇上民政部门来办,有些材料没备齐的甚至需要跑好几趟,镇上进行申请以后等上级部门制好卡再通知来拿,从开始申请到拿到手起码要等上一个月时间。而现在办理老年卡可以一站式网上操作,家人或者村(社区)工作人员可以帮助老人随时随地在浙里办上进行申请,镇民政工作人员网上收到申请后第一时间制好卡,通过邮寄或者送到家的方式为老人办好老年卡,这样在减少了等待时间的同时等于只要“最多跑一次”甚至“不用跑”就可以办理好老年卡,最快1天就可以拿到手了,可以说让老人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便利。近一个月内已经网上办理了老年卡7张。
二是钉钉“逝者身后一件事”联合服务,治丧办事一次性完结。为了方便群众为逝去亲人办理身后事,2019年开始我们全面启用了“逝者身后一件事”钉钉工作台,借助互联网+大数据平台,多部门协作联合服务,由原先的多张表化整为零,将逝者身后事所涉及的9个单位18个事项整合在一起变成“一件事”,在每个村建立民政殡葬协理员队伍,专人对接,群众办手续只需联系协理员,由他帮助在网上填写逝者死亡信息,便能一次性完成诸如火化、户籍注销、死亡证明、丧葬费发放等手续,解决了群众“跑多次、跑多处、材料多、程序繁”的痛点,让“伤心事”办得更“宽心”。据统计,2021年一季度织里镇共完成171例逝者身后事一次办结。
三是“省大救助信息平台”数据共享,困难救助一体化协同推进。由于涉及困难群众的救助政策和项目有几十项之多,以前因各种原因致贫的群众往往对这些政策一头雾水,想申请救助但又不知从何入手,而因为自己没有及时申报,民政工作人员往往也无法及时准确的进行识别、核准。但现在依托省大救助信息平台,让社会救助更加精准快捷,申请周期从一个月压缩到了15个工作日,成功打造风险预警-主动发现-上门服务-办理救助-快速审核的智能化模式。通过这个救助平台,公安、人社、建设、银行、证券等十多个单位的数据信息实现共享,改变了碎片化的救助模式,我们可以提前发现,主动对接,并且根据网上的共享数据为其匹配最合适的救助政策,群众也可以登入浙里救平台申请各项救助,我们收到申请以后上门入户进行调查审核,让群众在家就能办好各项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