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媒体关注
湖州:积极开展社区协商议事
发布日期:2022-05-06 字号:[ ]浏览次数:

为有效解决社区居民实际困难与问题,化解邻里间矛盾纠纷,引导居民依法有序参与公共事务和基层社会治理,自2021年以来,湖州市民政局积极推进“多方参与协商共治”的社区居民自治模式,通过“搭台子”“定调子”“开方子”等举措,建立了一套主体多元、程序规范的协商议事模式。目前,市区2个试点街道先行建立了“四方会谈”机制,开展议事协商362次,议事事项255项,议定事项218项,其中社区管理类92项、社区服务类54项、社区设施类35项、其它类37项,完成事项202项,完成率达92.7%。

一、搭好基层协商平台让居民“有地可说”

通过阵地建设、制度保障等,推进社区协商议事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一是搭建协商议事平台。充分利用现有245家幸福邻里中心、72家乡镇(街道)社会工作站等阵地优势,依托专业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村(社)民政助理员等民政“宣讲员”作用,引导居民主动参与城乡社区的公共事务、公益事业、涉及社区发展和群众利益的事项等进行协商议事。二是完善制度保障机制。出台《湖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幸福邻里中心建设和服务管理的意见》《关于开展全市乡镇(街道)社会工作站建设的实施意见》,制发《湖州市幸福邻里中心建设和服务管理规范》《社会工作站管理和服务规范》《社会工作者参与社区协商议事的规范》等三项市级地方标准。以制度和标准的形式,对平台建设和协商议事的范围、内容、原则及流程等进行明确,确保有序参与民主协商。三是引入专业社工力量。稳步实施持证社工进乡镇(街道)社会工作站登记服务工作,梳理和制定契合本地实际的需求清单和服务清单,让群众“带题上清单”“照清单点题”。

二、畅通民意收集渠道让居民“随时可说”

坚持下沉一线,通过定期走访、定期座谈等形式,充分听取民意,不间断收集各类民情社意,引导广大居民主动表达意见建议和诉求。一是面对面听取意见。由村(社区)业委会党支部党员和社区网格长轮流坐班,现场办公,收集各类民生问题。在试点社区由街道及社区两委人员带领2—3名持证社工,以社会组织为主体主动面向群众征求意见。如吴兴区乐家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在红丰西塘社区开展了为期5个月的意见征求,共收集物业管理、小区环境整治等77条意见建议。二是键对键沟通交流。通过小区业主群、“两微一端”等方式,加强社区、物业、业委会及业主间的互动交流,确保随时随地了解各方动态并及时回应关切。三是点对点实地走访。发动村(社区)干部充分利用《物业管理条例》《湖州市法治乡村建设条例》等文件发布(征求意见)时间节点,主动上门入户,切实发挥“宣传+”“参与+”“议事+”效果,向居民传递“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理念,推动自治、法治、德治、智治相融合,加强村(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三、转化治理效能路径让议事“说定即行”

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协商议事,根据主题选定各方利益主体,汇聚多方力量参与,最大限度解决基层治理难题。一是成立协商议事会。组建由社区居委会、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业主、辖区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为成员的议事会,建立常态化协商机制。同时,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开展协商议事培训和实操训练,培育协调议事骨干。截至目前,试点街道根据议事情况固化相关经验10条。二是公开协商议事成果。及时公开和反馈协商过程及结果,接受广大居民的监督。如灏庭小区垃圾驿站选址、龙庭小区景观池改造、龙庭小区停车场改造,百合公寓小区充电桩设置、墙壕里社区绿化带改造等问题,相关协商成果均通过居务公开栏、电子屏、微信群等渠道公开和反馈。湖州广播电视报、传媒湖州等多家市级媒体还对协商议事会进行专题报道。三是提炼长效议事机制。固化目前试点社区采用的“四方会谈”机制,即以基层党建(社区两委)为引领、居民(业主、业委会)为主体、物业等社区服务企业等重点参与,引进专业化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为链接,以群众需求为中心,结合本地区传统文化、伦理习俗、社会实际等因素,总结提炼成功经验,形成符合全市实际的“3+1”社区协商治理模式,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基层治理示范样本。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