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县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聚焦老年人日常生活高频办理的政务服务事项,通过自动办、集成办、精准办、关怀办等举措,破解政务服务智能化广泛应用与部分老年人不会上网、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办事之间的矛盾,助力更多银发族搭上数字化班车,消除老年人“数字焦虑”。
一是提前预判自动办。依托“未来社区”“未来乡村”等数字化应用,搭载智慧便民服务模块,通过数据筛查匹配,提前预判、主动发现老年人办事需要,以无感办、提醒办等方式,自动办理、秒报秒批。如,老年人达到70周岁后,通过公安与公交系统数据自动筛查比对,直接将公交卡由半价卡升级为免费卡;达到80周岁后,“浙里康养”系统提醒到龄并由县民政局将高龄津贴发放至老人银行卡。
二是协同联动集成办。打通浙江政务服务网、民政系统、公安系统等多部门数据壁垒,对养老、退休、超龄待遇申领等事项实行“一件事一次办”,为忘带身份证等办事材料的老年人提供信息共享、容缺受理、远程协查、关联材料替代措施。如,超龄待遇申领事项,由县政务办牵头,会同人力社保、医保、税务等部门,将超龄但未满缴费年限老年人的灵活就业参保、失业金申领等3个部门6个事项集成,帮助老年人一次性办好到龄延后退休的所有事务;在浙江政务服务网设置“养老一件事”专区,老年人及其家属可随时随地线上查询全县224家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和16家养老机构详情,“菜单式”预约助餐、助浴、保洁等居家养老服务及申请入住养老机构。
三是构建画像精准办。开发智慧政务平台,针对不同生活环境、不同年龄段的老年人,精准构建“需求画像”,通过分析比对前期该年龄段老年人的办事记录,形成常办事项清单,老年人只需对自己要办事项进行勾选即可。同时,增设3D虚拟大厅浏览功能,提供办事窗口路线导览,优化AI咨询功能,智慧播报拟办事所需材料和流程,让“时髦”的老年人“身临其境”享受政务服务。
四是暖心服务关怀办。开展“银龄跨越数字鸿沟”科普专项行动,政务办、大数据、科协、教育、卫健等部门联合,在老年开放大学、乡镇成校、文化礼堂、养老服务中心等地开展老年人智能技术运用培训,对智能手机日常使用、“浙里办”APP办事等智能技术进行“手把手”培训指导,进一步普及智能技术应用,助力提升信息素养和数字技能。2022年,共举办专场活动238场,培训人员23240人次。
3542578-8933-17-县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