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县民政局按照资源共享的工作思路,整合基层社工站、儿童之家等场所,汇集儿童主任、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多方力量,真正把服务引入基层,为未成年人提供常态化关爱服务,构建层次分明、上下联动的未成年人保护网络。
一是线上线下,发现需求。线上通过设立统一的热线电话“2251885”、建立信息平台“安心长”等方式将公安、教育、司法等22家相关部门纳入服务平台,打通儿童数据,依托精准画像,及时主动发展未成年人需求。线下定期组织召开未成年人保护协调会议,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合作,加强与乡镇(街道)、村(社区)的联系协作,在政策培训、业务指导等方面给予基层社会组织有力支持,强化基层信息排查、发现报告等方面的能力。
二是针对需求,连接资源。积极培育以青麦公益、曙光公益为代表提供儿童服务的社会组织共20余家,围绕县域内儿童生活、心理、环境等方面需求,构建经济帮扶、教育帮扶、情感帮扶、家庭帮扶、就业帮扶全方位服务体系。开展“竹乡蓝天下”、滴水润候鸟”、“同心童行、筑梦成长”“点亮星星 携手前行”等社会组织公益创投项目,2022全年投入金额37.5万元。通过招聘、政府购买等方式,将服务人员从单一村干部延伸至大学生志愿者、退休教师、专业社工等各类社会力量,提供专业服务。例如:退休教师方炳稀给章村镇章村村的孩子们辅导完作业;妇保院专家为梅溪镇的儿童们讲解有关儿童饮食健康知识。
三是统筹资源,输送基层。探索社会组织服务中心、未成年人保护站、幸福邻里、社工站等平台相融合的多站合一服务模式,通过基层平台,纵向将“安小童”守护幸福长项目、省市级儿童专业培训等上级优质资源送至村(社区),横向将村(社区)内相关人才、活动等基层社会资源整合送至儿童家门口,让基层服务触角延伸至户到人,实现精准服务,在全区范围内形成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的良好局面。
三是做实社会化关爱服务活动,提升群众满意度。指导社区和相关社会组织开展“五社联动”未成年人关爱服务活动,通过对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提供家庭探访、心理疏导、个案介入等服务,切实解决实际困难,引导困境儿童心理健康发展,强化困境儿童心理素质,截至目前提供儿童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共20余家,开展“竹乡蓝天下”、滴水润候鸟”、“同心童行、筑梦成长”“点亮星星 携手前行”等社会组织公益创投项目,2022全年投入金额37.5万元。组织参加省儿童妇女基金会主办的社会组织负责人赋能“千百计划”,联合县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对未保和儿童福利项目进行督导和培训,培育了青麦公益、曙光公益等一批优秀社会组织,有针对性开设儿童心理辅导、未成年人保护法宣教等活动近百余次。
3580239-8933-17-县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