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德清县民政局紧紧围绕“弱有众扶”优享工程,通过融通资源、完善机制、梯度帮扶等救助举措,充分发挥助联体救助平台服务功能,迭代升级幸福无忧救助品牌,精准匹配困难群众需求供给,筑牢社会救助保障底线。
一、纵横联动聚合融通,做深救助平台整合文章
打造县、镇、村三级助联体平台,切实提高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质量。一是横向联动汇聚合力。统筹救助部门职责,引导政府、企事业单位、公益慈善组织等入驻县助联体场地轮值办公,建立入驻清单,发挥部门、机构职责,实现多方联动、机制衔接、资源共享的救助合力。建立社工派驻镇(街)助联体服务站工作机制,将社工服务融入助联体救助服务,13个镇(街道)社工站和助联体服务站全面覆盖。二是纵向延伸发挥功能。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发挥社会组织服务功能,依托家境调查,借助主动发现、探访关爱、幸福清单送达等服务项目,动态掌握困难群众最新需求,不断更新完善救助项目“需求库”;整合现有政府资源、社会帮扶力量、慈善公益组织等建立救助力量“资源库”;县助联体中心就“两库”信息进行匹配,由各类社会组织完成救助项目服务,实现救助项目的闭环服务。2022-2023年,共匹配供养、助学、居住、医疗等救助服务项目22个,惠及5.9万人次,投入资金1094.38万元。三是横纵融合提升力量。县助联体与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县慈善人才培训基地、社工协会、青年社会组织孵化中心等机构进行融合,开展各级社会救助政策业务培训、竞赛解答、工作座谈、救助优惠政策展示、社会组织公益帮扶等活动,进一步提升社会救助服务功能。积极培育孵化慈善组织、创建慈善品牌项目;新设立慈善信托项目4个,慈善信托规模达558.23万元。
二、动态监测流程管理 ,强化救助帮扶兜底保障
健全完善社会救助动态管理监测机制,夯实助联体服务平台救助功能,筑牢民生兜底保障网。一是线上线下双预警掌握先机。借助大救助信息管理平台,及时掌握并处置预警信息。建立健全主动发现联络员队伍,以村民小组为网格单元,畅通困难事项主动发现渠道,各级联络员第一时间上报困难群众遭遇突发重病、意外事故等情况,实现早发现、早救助。二是精准精确双聚焦掌握底数。建立分类复核台账,对短期内人口、收入和财产状况较为稳定的困难家庭,每年复核一次;对收入来源不固定、家庭成员有劳动能力的困难家庭,每季度复核一次,并定期进行走访调查。核查期内,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经济状况没有明显变化的,不再调整最低生活保障金额度。三是对标对表双督导掌握结果。依法开展低收入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通过大数据健全信息处理机制,实现精准救助。健全分类入户核查制度。
三、分层分类精准救助,打造弱有众扶德清样本
助联体平台的构建,救助体制机制的完善,夯实了德清社会救助基石,为精准救助打开了新局面。一是养无忧再升级。开展机构供养开放日活动,邀请失能人员家属代表现场参观供养机构,全面展示人员供养情况、软硬件设施、康复技能服务等。目前共有43位失能人员享受免费、专业的机构照护服务,累计投入资金130万元。二是学无忧再提升。实施困境儿童“香樟树”计划,通过公益助学、守护童心、护苗计划等项目精准服务困境儿童。对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进行家庭监护风险评估,为70名儿童制定个性化服务方案。为困难家庭大学生发放助学救助金每人每年1.6万元,为相对困难家庭大学新生发放一次性助学救助金1万元。目前惠及困难大学生148位,累计发放助学金228.4万元。三是居无忧再升华。迭代升级“善居工程”,将实施对象拓展到低保和散居特困家庭,按照“缺啥补啥”“以旧更新”原则,为善居家庭配备5大件基本家电。2022年至今,共计实施家庭环境改造148户,家电配置200户,预计投入资金470万元,有效提升困难群众生活品质。
3610483-9743-17-媒体关注